1、选煤用跳汰机
筛侧空气室跳汰机是目前我国选煤厂中使用较多的跳汰机。据其结构与用途的不同,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可分为不分级煤用跳汰机、块煤跳汰机和末煤跳汰机三种。筛侧空气室跳汰机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跳汰机由机体1、风阀2、筛板6、排料装置4、5和排矸道8、排中煤道7等部分组成。机体由纵向分隔板9分为空气室和跳汰室,两室的下部相通。空气室上部密闭,设有特制风阀,风阀的作用是将压缩空气交替地给入空气室中,同时按一定的规律将空气室中的压缩空气排出室外。当给入压缩空气时,跳汰室中的水被强制上升;待空气室的压缩空气排出时,跳汰室中的水位又自动下降,因此,推动跳汰室水面上下运动形成脉动水流10,如改变给入的压缩空气量时,可以调节跳汰机中的水流冲程,改变风阀的运动速度也可调节水流脉动的频率。**水从空气室下部**水进水管13 进入以改变跳汰机水流运动特性,并在跳汰室中形成水平流,便于运输物料,同时使物料在跳汰室中进行松散和分层。跳汰机中的冲水是从机头与原料煤一起给入的。原料煤在跳汰机中经分层得到分选后,在**段(矸石段)和*二段(中煤段)的重产物矸石、中煤,分别经各段末端的排料装置排到各自的排料道,并与透筛的小颗粒重产物一块排到各自的排料口,再经与机体密封的脱水斗子提升机排出。轻产物(精煤)自溢流口排出机体。
目前世界跳汰选煤工艺较为流行的是块、末煤分级和洗选。分级粒度较过去也有很大区别。块煤跳汰选的上、下限趋向提高。粒度上限由50(65)mm提高到100~120mm,甚至到150mm,粒度下限由过去的10~13mm提高到20~25mm。这也是末煤跳汰的粒度上限,而其粒度下限呈下降趋势。
科学技术进步对跳汰选煤技术的推动
跳汰机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率,大处理量,集中控制和高度自动化,从适应这个大的趋势看,筛下空气室跳汰机比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占很大优势。如德国的巴达克跳汰机,日本永田的NU型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将机体底部改成V型后,使跳汰机面积扩大到的27m2,仍能使横向波幅保持均一。法国多年来只生产一种皮克型末煤跳汰机,80年代又研制出LG和FG型块煤和末煤跳汰机,并已销往欧、美、亚各州的一下国家。此外,波兰等国家都研制成功选煤用筛下空气室跳汰机。 我国早在60年代就研制成功了10m2和6m2工业用筛下空气室跳汰机。80年代后,唐山煤研分院又研制成大面积的SKT-24m2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该机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尤其是电脑数控技术。其系列化产品正迅速发展。平顶山选煤设计研究院研制成了另一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山东鑫佳选煤设备有限公司的筛下空气室跳汰机,采用多室共用数控风阀技术和锥形滑阀,工作可靠,故障率降低70%,能耗小,可满足不同媒质的分选需要,提高处理能力20%以上;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运输和安装,设备载荷减小30%;功率降低70%以上。
跳汰机使用原L
已经提出的理论见解虽然对松散分层的机理认识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基本观点:一是从个别颗粒的运动差异(速度、加速度)中探讨分层原因,谓之动力学体系学说;另一种是从床层整体的内在不平衡因素(位能差、悬浮液密度差等)中寻找分层依据,可称之为静力学体系学说。
1、按密度分层的位能学说
由热力学*二定律可知,任何封闭体系都趋向于自由能的降低,即一种过程如果变化前后伴随着能量的降低,则该过程将自发地进行。德国人迈耶尔应用这一普遍原理分析了跳汰过程,认为床层的分层过程是一个位能降低的过程。因此当床层适当松散时,重矿物颗粒下降,轻矿物颗粒上升,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分层过程的动力学学说
从个别颗粒的运动差异中探讨分层原因的学说提出较早,先后有按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按颗粒的干涉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按颗粒的初加速度差分层学说及按干涉沉降—吸啜作用分层学说等。它们各以流体对颗粒作用的某方面结果作为分层根据,虽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均不够全面。直到维诺格拉道夫(1952年)以数学形式,将各项因素加以概括,列出力学微分方程式,算是总其大成。
在垂直交变流中,床层中的颗粒所受到的作用力有:颗粒在介质中的重力、介质阻力、介质被带动作加速运动的附加惯性阻力、介质本身作加速运动的附加推力及床层中其他颗粒对运动颗粒的摩擦碰撞———机械阻力等。由于这些力的作用关系复杂,要想作出明确的数学解答是很困难的,故只能就它们对分层的影响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
恒昌颗粒跳汰机
跳汰机入料性质的波动及给料量的变化,对跳汰机的工艺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所谓控制给料,是指入料性质变化的波动尽量小,即给入跳汰机的原料应均质化;再有,给料速度也需均匀,不可忽多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