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机分类: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矿浆的充气和搅拌都是由叶轮和定制组成的机械搅拌装置完成的,属于外气自吸式浮选机,这些是浮选机,一般是上部气体吸入式,即在浮选槽下部的机械搅拌装置附近吸入空气。根据机械搅拌装置的型式,可将这类浮选机分为不同的型号,如XJ型、XJQ型、GF型、SF型、棒形等。这类浮选机的优点是:可以自吸空气和矿浆,中矿返回时易实现自流,辅助设备少,设备配置整齐,操作维护简单等;缺点是充气量较小,电耗量高,磨损较大等。
充气搅拌式浮选机它既装**械搅拌装置,有利用外部特色的风机强制吹入空气,但是机械搅拌装置一般只起到搅拌矿浆和分布气流的作用,空气主要靠外部风机压入矿浆,充气与搅拌是分开的。因此,这类浮选机及一般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相比有下述特点:
一、充气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并易于调节保持恒定,因而有利于提高浮选机的处理能力和选别指标;
二、叶轮不起吸气作用,故转速低,功率消耗少,磨损小,且脆性矿物不易产生泥化现象;
三、由于处理能力大,槽子浅等原因,单位处理量的电耗较低。其缺点是需要外加一套压气系统,中间产品返回时要用砂泵扬送。这类浮选机有CHF-X型、XJC型、BS-C型、KYF型、BS-K型、LCH-X型、CLF型等。
充气式浮选机
充气式浮选机,其特点是没**械搅拌器,也没有传动部件,由专门设置的压风机提供充气用的空气。浮选柱即属于此类型的浮选机,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缺点是没有搅拌器使浮选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充气器容易结钙,不利于空气弥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曾研制并应用了几种浮选柱等,但由于存在较多缺点而基本淘汰。近年,随着国外浮选柱技术的重新兴起和成功应用,我国又研制了几种浮选柱,正在推广运营工业生产。
浮选机近代历史:
近代浮选
19 世纪末期,由于对金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用重选处理的粗粒铅、锌、铜硫化矿的资源逐渐减少,为了选别细粒矿石,浮选作为一种选矿方法被明确提出。1903 年埃尔默提出的混合油浮选法,该法被认为是现代浮选的起点,随后,浮选工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浮选设备的研制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1909 年Goover T 制造了用于泡沫浮选的**台多槽叶轮搅拌装置,1913 年John Callow 发明的充气式浮选机, Robert Towne 和FrederickFlinn 发明的充气式浮选柱。1914 年Callow G 获得从槽子多孔假底喷入空气的浮选设备**。1915年Durrel 制造出喷射式浮选机的样机。20 世纪20 年代,为了满足当时蓬勃发展的电力行业用铜的需求,国外制造商开发出各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和充气式机械搅拌浮选机。从1930 年开始,随着市场对铜金属的需求一落千丈,新型浮选机研制一度停滞。到1945 年二战结束时,虽然充气式浮选机还在使用,但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已经成为当时运用较广泛的浮选机类型。当时,一个大型选矿厂要采用数百台2 m3 左右的浮选槽,建设、管理和运行成本很高。如1942 年时美国的莫伦西选矿厂是当时较大的选矿厂,处理能力为40.8 kt/d,该厂采用432 台1.7 m3 的Fagergren 浮选机。直到1960 年,铜金属的价格才再次攀升,经济萧条和战争带来的阴影渐渐散去,浮选设备开始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几年后,**台大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在Bougainville 岛的成功运用,宣告了浮选机大型化的开始。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除了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外,充气式浮选机和浮选柱等设备也在结构、材料上不断创新,逐渐被市场所认可,获得大规模工业应用。
我国在浮选设备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直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才开始仿造原苏联米哈诺布尔型浮选机,由于当时工业条件限制,到20 世纪70年代才开始*,到80 年代初成功研发了JJF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随后相继研发了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粗颗粒浮选机、闪速浮选机等数十种浮选机,可满足不同选矿厂生产要求。
1980 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的持续迅速增长,浮选理论研究和浮选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近年来矿石性质的不断恶化,国内外浮选设备在大型、多样化和自动化等研究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浮选机是浮游选矿机的简称,指完成浮选过程的机械设备。
浮选机发展趋势:
浮选设备发展应用100 多年来,浮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浮选机多样化、系列化、大型化和自动化,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基本上满足了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水处理、生物分离及其他方面的应用需求。随着原生矿产资源的贫、细、杂化和选矿工艺的日趋复杂,能耗、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要求浮选设备的研制应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1) 继续大型化。虽然近年来在浮选设备的大型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较大的浮选机单槽容积已达350 m3,而单槽容积大于100 m3 浮选设备近年来已经大量投入工业应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矿产条件不断恶化,选矿厂规模扩大的同时选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要在机械搅拌型浮选机和浮选柱成果大型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粗颗粒浮选机、闪速浮选机等其他类型浮选设备的大型化、系列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矿种不同处理量的需要。
2) 针对化。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矿产资源储量有限,同时资源条件的不断恶化,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不同矿石的可浮性质,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粗粒浮选、高效节能浮选及复合力场细粒和微细粒浮选设备等仍是今后浮选机的研究方向。
3) 自动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浮选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对浮选设备的矿浆液面、充气量、矿浆浓度、药剂添加以及泡沫成像分析等工艺过程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但对设备本身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如轴承温度、电机温度、基于WEB 的远程监控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故障报警及预案等。
4) 研究手段多元化。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浮选设备的开发研制过程,以降低研制费用和周期。